松鹤园电话: 021-59506101
上海寿穴限购政策有哪些?非本地户籍能否购置?

在探讨上海的“寿穴”(即生前购买的墓地)时,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将其与住房市场中的“限购政策”相提并论。然而,实际上,“寿穴”并不属于房地产交易范畴,因此不受上海市住房限购政策的约束。本文将深入解析上海关于墓地购买的相关规定,并重点回答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——非本地户籍居民是否可以在上海购置寿穴。

一、什么是“寿穴”?其法律性质如何?

“寿穴”是指个人在生前为自己预先选定并购买的安葬之地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这被视为一种对身后事的妥善安排,体现了“慎终追远”的伦理观念。从法律角度看,墓地并非商品房,不具有产权属性,而是以使用权形式存在。根据《殡葬管理条例》和地方性法规,墓地的使用期限通常为20年,期满后可依法续费继续使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节地生态安葬,鼓励采用树葬、花坛葬、海葬等环保方式,限制经营性公墓过度扩张。上海市作为超大城市,在土地资源极度紧张的背景下,对墓地供应实行严格管控,优先保障本地户籍居民的基本殡葬需求。

二、上海是否有针对墓地的“限购政策”?

虽然没有像房产那样明确的“限购令”,但上海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和资源配置手段,实际上形成了对墓地购买的事实性限制:

1、优先服务本地户籍

上海市各大经营性公墓(如福寿园、松鹤陵园、滨海古园等)普遍实行“户籍优先”原则。在同等条件下,沪籍居民享有优先选位权。部分热门陵园甚至明确要求购买者或安葬者必须持有上海户口,方可办理购墓手续。

2、限购数量控制

根据《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,每位逝者原则上只能拥有一处墓穴,夫妻合葬视为一处。对于生前购置寿穴的情况,也遵循“一人一位”的基本原则,防止炒卖墓地行为。此外,禁止建造超大面积墓穴(单穴不超过1平方米,双穴不超过1.5平方米),违者不予登记。

3、价格与审批双重监管

上海市民政局对全市公墓实行定价指导和销售备案制度。所有墓地价格需经物价部门核准,不得擅自涨价。同时,购买墓地需提交身份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等相关材料,由民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成交,杜绝投机性购买。

4、重点区域限售

在外环线以内及中心城区周边的公益性骨灰堂和纪念林地,基本只对本市户籍开放。而位于郊区(如青浦、奉贤、崇明等地)的部分经营性公墓虽允许外地人购买,但名额有限且价格较高。

三、非本地户籍能否在上海购置寿穴?

答案是:可以,但条件苛刻,实际操作难度较大。

理论上,只要符合以下条件,非沪籍人士仍有机会在上海购买寿穴:

持有有效的《上海市居住证》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;

能提供长期在上海工作、生活的证明(如社保缴纳记录、劳动合同、房产证等);

所选陵园未明确拒绝外地客户;

接受比本地居民更高的购墓价格和服务费用。

然而,现实中多数优质陵园资源紧张,排队等候时间长,优先满足本地居民需求。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、风水优越的老牌陵园,早已不再对外出售新墓位。即便有空位,也往往被中介囤积或用于内部调配,普通外地购房者难以介入。

此外,随着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,新增墓地指标极少,许多公墓已转向推广壁葬、塔葬等节地模式。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“寿穴”供给将持续萎缩,未来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居民,都将面临更大的选择压力。

四、政策趋势与建议

展望未来,上海将继续坚持“节约土地、文明治丧”的殡葬发展方向。预计将进一步压缩经营性墓地规模,扩大生态安葬比例。对于非本地户籍群体而言,若希望在上海安葬亲人或规划自身后事,更现实的选择可能是:

参与海葬、江葬等免费或补贴项目;

选择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寄存;

在户籍所在地购置墓地;

提前了解目标陵园政策,尽早预约登记。

综上所述,尽管目前尚无明文禁止非沪籍人士购买上海寿穴,但由于资源稀缺、政策倾斜和管理限制,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并不容易。与其执着于传统墓葬形式,不如顺应时代潮流,探索更加环保、可持续的安葬方式。

相关资讯